黄瓜病毒病为生理性病害,由黄瓜花叶病毒、甜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三种病毒引起。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可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危害。以夏、秋季发病较重,发生严重时病株率达30%以上,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
一、症状识别:
1、花叶型:叶片出现淡黄色不明显的斑纹,后呈淡淡不匀的小型花叶斑驳。果实接近果柄处出现花斑。
2、皱缩型:症状比花叶型表现明显,新长出的叶片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缩或叶片变小。有时沿叶脉出现组织坏死斑。果面出现花斑,产生凸凹不平的瘤状物,果实多畸形,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
3、绿斑型:新叶产生黄色小斑点,逐渐变为淡黄色斑纹,绿色部分呈瘤状隆起,严重时植株的新叶白天会发生萎蔫,果实产生浓绿色花斑和瘤状物,多为畸形瓜。
4、黄化型:叶色变为黄绿色至黄色,但叶脉保持绿色,发病初期叶脉间产生水渍状小斑点。病叶硬化,向叶背面卷曲。以后染病面积逐渐扩大,显现黄化,类似缺素的症状,最后形成黄色干枯的坏死斑,从而导致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同时瓜秧有矮化,瘦弱、叶片变小等诸多现象。采收期瓜条生长缓慢,畸形果增加。该病具有传染性,传染速度较快,严重影响了黄瓜的生产。
二、传播途径:
1.种苗或土壤带毒。
2.昆虫传播:主要靠桃蚜、棉蚜、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毒。
3.田间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传毒。
三、与环境条件关系
发病适温20-25℃ ,高温、干旱、光照强的条件下,杂草多、附近有发病作物、田间有气候温度高、湿度小、缺肥、管理粗放、蚜虫发生严重,防治不及时,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四、预防及防治措施
不管是温室栽培还是大田栽培,一般应以预防为主。
1、温室栽培,应抓好种子消毒和苗床土壤消毒。秋冬茬黄瓜育苗和定植期间,防高温、避蚜,可用遮阳网降温、遮光,悬挂防虫网、黄蓝板等措施及时防治蚜虫、蓟马和白粉虱。远离带病作物。
2、培育壮苗,及时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浇水,防止植株早衰,增强其抗病毒能力。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切断传播途径,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销毁。
3、治虫防病彻底除治白粉虱和蚜虫。
自小苗开始,使用奥力克(黄瓜病毒病专用药剂)进行预防,30公分以下,可按2包(每包40克)3桶水进行预防;30公分以上,可按每包40克兑水15公斤进行预防;每隔5-7天用药1次。
棚内发现病毒植株,及时使用奥力克按每包40克兑水15公斤;病重时(有严重发病趋势如持续高温、或发病率较高)且植株在30公分以上的,每60克兑水15公斤;均连用2天,7天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来源: 临河区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