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下调至3.8%,上一期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维持不变。这是1年期LPR连续20个月首次下调,也将直接降低民间借贷利率下调。
民间借贷利率下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每月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新的民间借贷利率规则实施以来,已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在金融利率市场化语境中,民间借贷利率变革,金融机构和助贷平台也担忧新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限制会影响金融借贷领域。毕竟该4倍的LPR相比24%就已降幅较大,金融机构根本不愿意看到该规则适用金融借贷,况且LPR还可能会继续下调。
消费金融是拉消费、促内需、稳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实体经济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因此利率政策导向也让消费金融的定价机制变得更加敏感。
消费金融定价承压
例如在一些金融借贷纠纷中,部分地方法院仍采用民间借贷利率标准审判案件。此前就有法院认为应该按最新一年期LPR的四倍计算,利率的上限为15.4%,约定年利率为15%,故其利息和违约金合计应按年利率15.4%计算。
随着司法定调后,关于金融借贷的审判也遵循市场化原则。这时当借款人认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金融借贷利率进行调整,法院多支持按照24%界限判定。
目前,无论是监管、消费金融公司,还是法院,都倾向把以往36%的利率上限压缩至24%,当然这可能仅仅是阶段性下调。翻阅裁判文书,会发现很多消费金融公司因息费太高被法院驳回相关诉求,消费金融公司甚至主动向法院申请以年利率24%为标准计算息费。
LPR、民间借贷利率双双下调后,消费金融的利率是否回撤不得而知,但机构的展业肯定会变得越来越谨慎。一方面审慎定价,强化压力测试,另一方面引导平台优化客群结构,向精细化运营迈进。
来源:消费金融风控联盟